内心戏,“不是别人不喜欢你,而是你想太多”| 敏感人格的六种
发布者:八字配对 发布时间:2021-03-03
前不久,郑爽被爆出分手后,茶余闲聊之时,有人和我说起“郑爽不适合谈恋爱内心戏。”
我问为什么。她说郑爽是自卑内心戏、脆弱加敏感的集合体,而这样的人格,在亲密关系中,具有破坏力。
她曾觉得自己不漂亮而去整容内心戏,认为自己不够好而放弃一段恋情,她卑微、缺乏安全感、患得患失。
这是每个敏感的人,在恋爱中的通病,也是敏感人格的潜在特质内心戏。
1.什么是高敏感人格内心戏?
在豆瓣9.2分高分日剧《凪的新生活》中的女主小凪,她善于察言观色,解读空气。
同事在推特上发了一张聚会照片,她立马紧张兮兮,点开看其他同事的推文。看她们是不是背着自己偷偷聚餐。当同事犯错,被领导训斥后,同事给她发送一个眼神,她便心领神会,主动背锅。
男友随口说了一句喜欢黑长直,她便日复一日在早上男友醒来时,偷偷拉直那一头自来卷。
她在感情里战战兢兢,在社交上小心翼翼。她竭尽所能去讨好所有人,她怕被讨厌被孤立。她太想讨好别人,也太敏感了。
网上有一个话题是,敏感的人都是怎样自我折磨的?3.2万人评论,引起无数人的共鸣。
“一件很小很小的事,可以想一整夜,满脑子都是别人是不是不喜欢我,想象出对方无数讨厌自己的原因和态度,觉得自己碌碌无为,罪大恶极。”
“总是自我怀疑和强烈自卑。”
“别人悄悄说话,就以为是在议论我。”
“揣摩别人的心思,会因为别人的随口一句话难过一整天。”
据统计,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高敏感型人格。这些人,通常有6种特点:
● 感知能力,格外敏锐。心里就像装着一个放大镜,对事物和情绪的感知要比其他人敏锐得多。
● 善于觉察情绪,并被情绪困扰。因为别人一个眼神、一句话而胡思乱想,也会为了一些芝麻小事儿而情绪低落。
● 不健康的完美主义。过度关注细节,对自己和事物过份苛刻,不允许自己犯错。
● 容易放大负面情绪。即使小小的挫折也会让心灵颠簸很久。
● 容易多想,没安全感。长时间出于焦虑状态,看起来很乐观,但其实内心脆弱。
● 需要独处,回避社交与情感。怕麻烦别人,总是担心别人会批评、讨厌自己。努力迎合、讨好他人。
如果以上有很多条与你吻合,那你很有可能就是高敏感人格。
2.高敏感人格如何形成?
这种“敏感”是天生的吗?为什么有些人就是如此“敏感”?
其实大多数高敏感人格,都是生长环境所影响的,是后天养成的。
● 从小是父母情绪宣泄的垃圾桶,受尽他们的语言、情绪甚至肢体暴力。
在综艺节目《一起出发吧》,杨烁的教育方式受到了网友的攻击。在节目里,杨烁动不动就对儿子杨雨辰上演情绪失控:
儿子下车有点慢,他暴吼:“快着点”。
△Photo by Weibo
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,儿子体力不支,走路歪斜,他训斥:“不会走路吗?能走直路吗?”
盲选房子的时候,儿子想选5号,因为5是他的幸运数字,而杨烁说:“但5不是我的幸运数字。”
当他们住进条件最差的5号房子时,杨烁继续挖苦讽刺说:“5不是你的幸运数字吗?棒棒哒!”
△Photo by Weibo
可怜的杨雨辰,就像一个被吓怕了的小猫,时刻战战兢兢,神经紧绷,小心又敏锐的觉察父亲杨烁的情绪。
在这种语言暴力、打压式教育、太过严厉的生长环境下,孩子很容易形成内向自卑、失去自我、高敏感的性格。
● 骨子里的自卑与低自尊。在自我形成阶段,被身边的人或者外界,长时间不断的否定、指责。
电影《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》中,松子从小不被父亲喜欢,长大后她被同学冤枉、被男友家暴。
一直被嫌弃的她,开始逐渐失去自我认同与自尊心。她觉得自己不好,只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:“是不是我的错,我该做什么去挽救?”。
△Photo by Baidu
他人过度的挑剔苛责,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环境,自我承受过高的期望与要求,因原生家庭或者童年不幸而受到的创伤。这些都是滋养高敏感人格形成的“温床”。
3.高敏感人格是好,是坏?
在现实生活中,敏感的人往往自我怀疑,难以控制自己的内心戏,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。在人际交往中,觉得自己格格不入,引发焦虑与困惑。而与他们交往的人,也会因为他们的误解与揣测而不知所措。
他们共情能力强,凡事先考虑别人,把错都归咎到自己身上;他们常常容易情绪崩溃,更容易出现心理创伤。这样的人活得很累,也难以幸福。
“胆小鬼连幸福都会惧怕,碰到棉花都会受伤,有时也会被幸福所伤。”敏感的人无法进入深度的亲密关系中,他们把自己放得很卑微,害怕甚至认为不配得到幸福,从而放弃自己、放弃去爱。
△Photo by Duitang
高敏感会给人带来痛苦,但人格没有绝对的好与坏,同时它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。
会使我们感受力、想象力和洞察力更强。在绘画、写作、科研等有独特的优势,比如作家太宰治,乐坛李宗盛、林夕,《追忆似水年华》作者普鲁特斯等都有敏感特征。
共情能力更强,如果能好好发挥这种力量,会与他人建立深层次的关系;内心更丰富、视角更独特,即使路边的一花一叶,也能在脑海里创造美好的画面。
所以,不用试图封闭它,讨厌拥有它的自己,它不是病、也不是一无是处,你只需要学会的是,如何将其扬长避短,修缮利用。
正如有人说:
“如果你能将敏感的能力同自信、宽容、与智慧搭在一起,而不是为自己制造无谓的困惑上,那么敏感就是一种独特的天赋,是上帝赠予你的礼物。”
4.怎样扬长避短,改善高敏感?
● 停止内耗,狠狠爱自己。
不要把价值建立在其他人的评价之上,学会自我重视真实内在,接纳自己,不委屈自己。
● 提高钝感力,提高对外界刺激的承受能力。
渡边淳一说过:“具备不为小事动摇的钝感力,才能让灵活与敏锐变成真正的能力”。培养对别人的一句话语,一个眼神放弃过多的思考、探索,把它们当做自然,当作一阵微风吹过。
● 提高专注力。
让自己对外界的纷纷扰扰形成一定的屏障,不要因为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就偏离了生活(工作、学习与自我)的重心——“咬定青山不放松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”
● 降低对亲密关系的预期、自我标准。
告诉自己世界本就不完美、人也是、相处也是,发生一些小摩擦是正常的,不必因此觉得过分失望和产生心理落差。
● 超越自卑,掌控情绪。
更多的发现去人和事积极的一面,而不是消极的一面。认知决定情绪,改变你的心态,提醒自己,别人的情绪与我无关。公平对待自己,悦纳自己,积极勇敢,向阳而生。
5.好好对待你身边的敏感人群
“敏感”给我们带来挑战、麻烦与痛苦。但它也能使我们,更好的感知细腻又丰富的世界,随时捕捉瞬息万变的人生,而不是变得麻木又愚钝。
如果你敏感,请保留它、深刻认知它、并与它“合谋”。
如果你并不敏感,但身边有敏感的人,不要说他们玻璃心、神经质、太矫情。
他们只是太善良了。
就像蒋方舟说的那样:
“真正善良的人是敏感的人,而不是感伤的人,敏感的人刀刃永远向着自己,而不会像感伤主义者一样对着他人的伤口作诗流泪。”
抱一抱每一个因为敏感而变得小心翼翼的人,我懂得你们内心的善良,亦知晓你们的可贵,在这个充满虚伪的世界,你们比谁都更真,也更难得。
你们值得好好相处,真心对待,因为我深知:
“一个敏感的人永远都不会是一个残忍的人。”
- THE END -
- 上一篇:黄龙溪的惊人小秘密,90%的双流人都不知道
- 下一篇:没有了
- 搜索
-
- 热门ta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