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六;六月初六是什么节日?
发布者:八字配对 发布时间:2021-01-07
是天贶(kuàng)节,又称六月六、姑姑节、虫王节、尝新节等红外线盗摄郭晶晶六月六。天贶节是道家的称呼,起源较晚。
·六月六 龙晒衣·
六月六传说很多,其中一个传说是:东海龙王每年这天要出水晒鳞,叫“龙晒衣”。人们也在这一天晒衣服,以求吉利。家家户户都把一个冬未见太阳的衣服解卦婚姻、被子等抱出来让太阳曝晒,以清除毒气,防止虫蛀。何谓“龙晒衣”?传说很久以前,太阳与龙王在一起商谈,太阳要龙王在五月初五给它下场“划船雨”,以便更好地显示出桡手们在划船时奋勇拼搏的气氛;龙王则要太阳在六月初六给它来个“龙晒衣”,让龙衣更加增添光彩。双方谈妥之后,每年到了五月初五和六月初六,都各执其事,没有差错。可是有一年,龙王忘记了给太阳下“划船雨”,太阳也就没有给龙王的“龙晒衣”。所以,至今我们这里还流传着“你不给我‘划船雨’,我不给你‘龙晒衣’”这么一句气象谚语。
·六月六释小龙多大,接姑姑·
人们对六月六日这个节日特别重视,这天除翻晒衣被外,还要务酒醴祭祀先祖和接出嫁的姑娘回来过节,特别要接老姑妈回老屋过节,叫做“六月六,接姑姑”。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夏天,父母在这一天将她接回娘家居住,称之为“息夏”。
传说春秋战国时晋国一个大官骄傲自大气死亲家。其女婿想为父亲报仇,女儿在六月初六赶回娘家报信。父亲悔恨自己作错事,他没有怪女婿,还改正了自己的毛病。事后每年六月六日,都把女婿、女儿接回家里,合家团聚。后来传说此日回娘家,可以应个消仇解怨,免灾去难的吉利。所以民谚有:六月六,请姑姑。其实农历六月农闲,正是回娘家回娘家的好时候。女儿回娘家时,要包饺子,敬祖先。有的地方出嫁的姑娘要带上新麦面做的馒头、糖包、油食去瞧看爹妈。父母兄嫂要给出嫁未及一年的闺女送扇子、帘子和凉床、凉席。妇女要在祖坟旁边挖四个坑,每个坑中都放饺子,作为扫墓供品。在六月六庙会上,求育妇女要跪在泉边,从水中捞石,用红布包好,祈求得子。小孩跟随母亲去姥姥家,在前额上印有红记,作为避邪求福的标记。
·六月六,降天书·
六月六有降天书的传说,所以又叫天贶(赐赠的意思)节。道教元始天尊于六月初六赐书于人间;玄女六月初六赐书于宋江,要他替天行道;宋真宗赵恒某年的六月六日称上天赐给他天书,后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天贶殿纪念,由此还有典故“天书封祀”。六月初六正处于盛夏,多雨易霉,只要遇到晴天就要进行曝晒,此日有晒衣物、器具、书籍的风俗。六月初六这一天,人们不仅把衣物都搬到阳光下去晒,而且还把其他的东西如书也搬到阳光下去晒。
·六月六,藏井水·
六月初六有藏井水的风俗,明人沈榜《宛署杂记》:六月六日,各家取井水收藏,以造酱醋,浸瓜茄。水取五更初汲者,即久收不坏。农家此日做麦曲,以备造酒、造醋和做酱油、面酱之用。所以天贶节也称““瞧夏节”、“神曲节”等。
·六月六,扫云雨·
盛夏也易水灾雨害,所以六月初六也有祈求晴天的活动,闺中儿女剪扫晴娘(妇女形象的纸人,伸展两臂,两手各持一把扫帚或树枝,作驱云赶雨的姿势)悬挂在门的左边。
·六月六,洗猫狗·
六月初六,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。这一天,人们多将猫、狗等牲畜投池塘或河滨,以洗除它们身上的跳蚤、灰尘,俗话说:“六月六,猫狗要洗浴”。
·六月六,牛休息·
六月六为牛魂节,此期间为牛洗澡,让牛休息,喂各种好饲料。
·六月六,尝新节·
农历六月,麦早已收割进仓,早稻也将相继成熟,在早稻开镰收割前夕,农民准备了麦饼等到田头祭谢田公田婆,保佑粮食四季丰收。北方类似习俗是用新麦蒸馒头上供。这天正当天热入伏,早稻成熟即将开镰收割之际,家家品尝新谷,如果新谷未熟,也要抽几根禾穗煮熟大家品尝。现在品尝新谷的习俗已由吃鸡吃肉的习俗所取代。
- 上一篇:镇江历史;关于镇江的历史?
- 下一篇:没有了
- 搜索
-
- 热门ta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