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元节的由来,中元节有什么由来?
发布者:八字配对 发布时间:2021-02-04
中元节又称鬼节中元节的由来、盂兰盆会,是汉传佛 教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的施斋供僧超 度先灵的法会。盂兰盆是梵文的音译,意为“救倒 悬”,它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。据《盂兰盆 经》记载,释迦弟子目连在母亲死后非常痛 苦,如处倒悬。因此求佛祖为其母亲超度, 佛祖让他在僧众夏季安居终了之日(七月 十五日)供养十方僧众,终使其母解脱。
从 此,佛教徒开始兴办盂兰盆会。佛教传到中 国后,南朝梁大同四年(公元538年),梁 武帝首次设盂兰盆斋。到了唐朝,盂兰盆会 更加盛行,除了设斋供僧外,还增加了拜 忏、放焰口、放灯等活动。中元节一般是7 天,到了晚上,各家都要备下酒菜、纸钱祭 奠死去的亲人。
死去的亲人又有新亡人和老 亡人之分。3年内死的称新亡人,3年前死的 称老亡人。新老亡人会在中元节回家看看, 新亡人先回,老亡人后回,因此要分别祭 奠。烧纸钱先用石灰洒几个圈儿,防止孤魂 野鬼来抢,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,这是烧 给孤魂野鬼的。在中元节最后一天,各家都 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,这叫“送亡人”。
中元节的由来?
农历七月十四日(有些地方是七月十五日)中元节的由来,道教称为中元节,佛教称为盂兰节,民间旧称鬼节,七月半。相传那一天,地狱大门打开,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。有主的回家去;没主的就到处游荡, 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。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里以诵经作法等事举行“普度”以普遍超度孤魂,恐防它们为祸人间,又或祈求鬼魂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。
因此南方地区在这一天有普度的习俗。
佛教典故
相传目连的母亲做了很多坏事中元节的由来,死后变成了饿鬼,目连知道后,很伤心,就运用法力,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 ,可饭一到口边就化为灰焰,佛祖释迦牟尼告诉他,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,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,置于盆中,供养十方僧人,其母方能济度,目莲依佛主之意行事,其母终得解脱。
后来这一传说形成一种民间习俗,并逐渐演变,从供养僧人演变成供养鬼魂。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,人们都会宰鸡杀鸭,焚香烧衣,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,用以化解其怨气,不致于为祸人间。久而久之,就有了盂兰节这一节日。
道教说法
道家全年的盛会分三次(合称为“三元”)中元节的由来。
正月十五日称为“上元”--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中元节的由来。
七月十五日便称“中元”--用以赦免亡魂的罪。(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,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,只是减轻了一些,希望他们旱日安息)
十月十五日称为“下元”--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
相传七月地狱大门开放一个月,所有的无主孤魂全从阴间出来,到阳间找东西吃,因此各地方都纷纷在这一个月举行“普度”的祭祀仪式。
从前,各地轮流进行普度,把七月的每一天安排得满满的,引起孤魂野鬼的酗酒、殴斗事件﹔后来的普度便统一在七月十五日举行。
。
- 上一篇:左庶长;左庶长是个什么官?
- 下一篇:没有了
- 搜索
-
- 热门ta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