桎梏什么意思;以梦为鹿,亡与桎梏是什么意思
发布者:八字配对 发布时间:2021-02-07
这句话说的是世事不如意桎梏什么意思,好像梦幻一般,于是让自己的心在精神的桎梏里死去。
梦鹿,典故名,典出《列子集释》卷三〈周穆王篇〉。
原文为:郑人获鹿,遗其所藏之处,遂以为梦事。
后人用此典,多表示世事如同梦幻。桎梏:刑具,指脚镣手铐。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,在手上戴的为梏,在脚上戴的为桎。
拓展内容:
《列子》是魏晋时代出现的一部重要子书。这本《集释》采集历代各家之注,对《列子》详加校勘、训释,并附张湛事迹辑略、重要序论汇录、辨伪文字辑略等,是了解和研究《列子》的优秀读本。《新编诸子集成》是建国后对诸子著作的系统清理,相对于民国时期出版的《诸子集成》来说,后出转精,是目前最好的古代哲学资料。
亡与栀枯 妄与桎梏。分别是什么意思?
意思:亡与栀枯、妄与桎梏两者原为古文中的词语桎梏什么意思,传译下来由不同的字组成而已,但所表达的意思相同,原文为——以梦为鹿,亡与桎梏,桎梏:刑具,指脚镣手铐,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。整句话的意思是指世事不如意,好像梦幻一般,于是让自己的心在精神的桎梏里死去。
出自:《列子·周穆王》
原文:郑人有薪于野者,遇骇鹿,御而击之,毙之。恐人见之也,遽而藏诸隍中,覆之以蕉,不胜其喜。俄而遗其所藏之处,遂以为梦焉。顺涂而咏其事。傍人有闻者,用其言而取之。
既归,告其室人曰:“向薪者梦得鹿,而不知其处;吾今得之,彼直真梦矣。”室人曰:“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?讵有薪者邪?今真得鹿,是若之梦真邪?”夫曰:“吾据得鹿,何用知彼梦我梦邪?”薪者之归,不厌失鹿。其夜真梦藏之之处,又梦得之之主。
爽旦,案所梦而寻得之。遂松而争之,归之士师。士师曰:“若初真得鹿,妄谓之梦;真梦得鹿,妄谓之实。彼真取若鹿,而与若争鹿,室人又谓梦仞人鹿。无人得鹿。今据有此鹿,请二分之。”
以闻郑君。郑君曰:“嘻!士师将复梦分人鹿乎?”访之国相。国相曰:“梦与不梦,臣所不能辨也。欲辨觉梦,唯黄帝、孔丘。今亡黄帝、孔丘,孰辨之哉?且恂士师之言可也。”
释义:
郑国有位樵夫在山野砍柴,碰到一只受了惊吓的鹿。迎头一击将鹿打死。怕别人瞧见,就急忙把死鹿藏在干涸的壕沟里,用蕉叶盖上,高兴得不得了。不一会忘记了藏鹿的地方,就以为是梦。顺路边走边唱着山歌述说这件事。
路旁有一个人听到了,按照樵夫讲的找到了这只鹿。这个人回到家里,告诉妻子说:“刚才一个砍柴的人梦到打死一只鹿,却不知道藏鹿的地方。我现在却得到了它,那个人做的梦竟是真的呢!”
妻子说:“你大概是梦见砍柴的人打死一只鹿吧?难道真有那个砍柴的人吗?现在你真的得到了一只鹿,恐怕你做的梦是真的吧?”
丈夫说:“反正我得到了这只鹿,还管什么是他做梦还是我做梦呢?”
樵夫回到家里,不甘心失掉这只鹿。夜里真的又梦见他藏鹿的地方,还梦见拿走鹿的那个人。第二天清早,樵夫就根据他梦中的线索找到了那个人。于是两个人为争鹿起诉,闹到了法官那里。
法官对樵夫说:“你当初真的得到了鹿,你却胡乱说是做梦;现在真的是做梦梦见了鹿,你却胡乱说是事实。他真的拿走了你的鹿,却又与你争这只鹿,而他妻子又说他是做梦认取了别人的鹿。由此可见,没有谁真正得到过鹿。现在你们拥有了有了这只鹿,就两家平分吧。”
这个案子上报给郑国的国君。国君说:“哈哈!法官大概是在做梦给别人分鹿吧?”于是国君又去问国相。国相说:“他们是做了梦还是没做梦,我也没法辨别。想要辨别是清醒还是梦幻,只有找黄帝与孔子。现在没有黄帝与孔子,谁还能辨别清楚呢?姑且按照法官的判决就行了。”
扩展资料:
《列子·周穆王》中心思想在宣扬浮生若梦,得失哀乐皆为白驹过隙的思想。全文通过八则寓言,分别以化、幻、觉、梦、病、疾、诳等意象来譬喻人生的虚妄不实。
列子历数人间种种、万般境界,将其归纳为“八征”、“六候”,而后征引列子"神遇为梦,形接为事”一语,推断觉醒时的行为反应与梦境的产生,都是自于人们的形体和精神与外界有所接触的缘故。唯有彻悟“感变之所起者”,才能以虚静坦荡的心怀面对纷纭变幻的外部世界,即所谓“神凝者想梦自消”。
参考资料来源:搜狗百科——桎梏
- 上一篇:十二生肖铜首;我国现有的12生肖兽首有几个?
- 下一篇:有哪些好听的网名?
- 搜索
-
- 热门tag